杨绛智慧日课:历经百年( nián)沧桑的经典故事
七年前的暮春,105岁的杨绛( jiàng)先生与世长辞,质本洁来( lái)还洁去,离开她“暂住”百年( nián)的人世“驿站”,踏上她所珍( zhēn)视的灵魂“归途”,留给世人( rén)的,除了“我们仨团聚”的温( wēn)暖想象,还有数不尽的人( rén)生智慧。 她秉承“修辞立其( qí)诚”的中国文字传统,将“修( xiū)身”与“修辞”合二为一。她心( xīn)接古今的审美理想,贯通( tōng)中西的文化视野,通过长( zhǎng)达八十余年的文学实践( jiàn),将作家和知识分子的人( rén)格理想与美学风格合而( ér)为一。 在文学创作之外,杨( yáng)绛的风格与人格,还为身( shēn)处价值选择困境中的当( dāng)代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启( qǐ)示。 身处杨绛笔下喧闹纷( fēn)扰的“软红尘”里,此时我们( men)更能体会,面对现实世界( jiè)与人生的不完美,面对天( tiān)人之际永恒的冲突与和( hé)解,“喜智”与“悲智”,作为人在( zài)面对自身与世界时理性( xìng)与情感的双重智慧,恰如( rú)彩凤双飞翼,缺一不可。杨( yáng)绛智慧的双翼,正是她馈( kuì)赠给我们的“仙家法宝”。 本( běn)专辑辑录了杨绛先生的( de)语录和事迹,希望听众在( zài)收听的同时,也能接受到( dào)杨绛先生的馈赠,以“仙家( jiā)法宝”绰约行于世。
45.41K
0月前
本巴
《本巴》于2023年获第十一届茅( máo)盾文学奖。作品以蒙古族( zú)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 jǐng)展开,追溯逝去的人类童( tóng)年,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 shǐ)记忆与诗性智慧。他在史( shǐ)诗尽头重启时间,在古人( rén)想象力停住的地方重整( zhěng)山河,成就了一部充满想( xiǎng)象与思辨而又自然浑成( chéng)、语出天真的小说,塑造了( le)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 wáng)、人人活在25岁的本巴地方( fāng),波澜壮阔、熠熠生辉,在说( shuō)唱人的吟唱中,在游戏、故( gù)事和多重梦境里,带人回( huí)到世界原初意义上的本( běn)真,看见另一个时间中的( de)自己。 作者刘亮程,1962年生,新( xīn)疆沙湾县人,现任新疆作( zuò)协副主席,中国作协散文( wén)委员会副主任,被誉为“20世( shì)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 jiā)”“乡村哲学家”。 著有诗集《晒( shài)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 jí)《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 zhǎng)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 běn)巴》,访谈随笔集《把地上的( de)事往天上聊》等。有多篇散( sàn)文被收入全国中学、大学( xué)语文课本。获第二届冯牧( mù)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 xué)奖等奖项。 2013年入住新疆木( mù)垒,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 cūn)落及木垒书院,任院长。
67.62K
0月前
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诞生的第一部( bù)白话小说。它用白话文,写( xiě)现代事,表达现代思想。它( tā)呼应了“五四”新文化的精( jīng)神,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 jīng)神的高度。小说用日记体( tǐ)形式,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fǎ),正话反说,“一派胡言”,又深( shēn)刻犀利,针针见血。 这部小( xiǎo)说发表于1918年,距离现在正( zhèng)好是一百年。通过它,我们( men)可以窥见道貌岸然背后( hòu)的阴险,义正词严背后的( de)虚伪,伦理道德背后的戕( qiāng)杀,了解持续千年的封建( jiàn)伦理正是黑暗残酷现实( shí)的面纱。 它是一部思想者( zhě)的小说,是一部沉重的小( xiǎo)说,是声讨,也是希望。它让( ràng)我们看到铁一般的黑,也( yě)给了我们“救救孩子”的希( xī)望。掀翻这“人肉的宴席”,创( chuàng)造光明的世界,它是作者( zhě)鲁迅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hǎn)”。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 wén)学家和思想家,新文化运( yùn)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 rén),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 shēn)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 nián)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xiǎng)。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这个笔( bǐ)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shǐ)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rén)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 dòng)的基石。1918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 zuò)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 huáng)》《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 huá)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 chū)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 zhǔ)主义的思想特色。1936年10月19日( rì)病逝于上海。
23.74K
0月前
盛世奇闻录|咸言睡语话( huà)康熙|单田芳|郭德纲同款( kuǎn)评书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 nián)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 qīng)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dì),年号康熙。8岁登基,11岁大婚( hūn),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 lì)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 huáng)帝。 他少年承运,挫权臣,擒( qín)鳌拜,撤三藩,澎湖海战一( yī)统台湾,抗沙俄订签《尼布( bù)楚条约》,三征噶尔丹,创立( lì)多伦会盟,轻徭薄赋,休养( yǎng)生息,励精图治,奠定清朝( cháo)兴盛根基,开创出康乾盛( shèng)世的大局面。 这样一位千( qiān)古一帝,他的身上却发生( shēng)了许多的难解之谜,时隔( gé)数百年,仍然吸引着我们( men)去寻找答案。 出生时的异( yì)相?幼年染天花,留下终生( shēng)缺憾?五岁读书,八岁训诂( gǔ),师承何人?四辅臣的矛盾( dùn)斗争为何如此激烈?以何( hé)种手段擒拿鳌拜?平三藩( fān)、统台湾,征塞外的背后…… 后( hòu)妃子女成群,是天生好色( sè)?倾心相爱的皇后难产而( ér)亡,为何至死不立?为什么( me)两立两废皇太子?九子夺( duó)嫡的血腥纷争……遗诏继承( chéng)人,到底是谁? 本作品由北( běi)京弘艺书馆联合中畿文( wén)化精心打造,从玄烨出生( shēng)开始说起至康熙驾崩、雍( yōng)正嗣位止,预计一百五十( shí)回,以正史结合民间传说( shuō),为您倾情讲述康熙帝的( de)一生。
29.19K
0月前
老舍系列:|牛天赐传
《牛天赐传》讲述了一个弃( qì)婴的二十年。他经历了家( jiā)中的繁荣与落寞,也经历( lì)了生与死的离别。在我看( kàn)来,牛天赐二十年的人生( shēng)也是我们人生中的真实( shí)写照,每一个在中国家庭( tíng)中成长的孩子,都会觉得( dé)这是自己的故事。牛老者( zhě)夫妻二人年过半百,却没( méi)有自己的孩子。牛天赐就( jiù)像是上天赐给他们的礼( lǐ)物一样。牛老者和牛老太( tài)就像一块豆腐和一块铁( tiě),牛天赐就生活在一块豆( dòu)腐和一块铁之间,这也就( jiù)是我们大部分中国家庭( tíng)的现状,爸爸妈妈一个唱( chàng)红脸,一个唱白脸,把孩子( zi)的教育作为自己理想的( de)继续,孩子的一切都由父( fù)母安排的服服帖帖。我们( men)始终都明白,父母虽然严( yán)厉事事不得违拗,但是他( tā)们是爱我们的,只是这种( zhǒng)爱让我们喘不上气。我们( men)每个人都是这样,都要从( cóng)父母或者我们自己构建( jiàn)的一个虚无缥缈的诗意( yì)的世界中醒来,睁眼看看( kàn)真正的现实,走进这个无( wú)情的世界,这是每一个人( rén)成长路上的必经之路。然( rán)而我们许多人也许都像( xiàng)牛天赐一样,当我们真正( zhèng)看清这个无情的世界,和( hé)我们却拒绝醒来,拒绝走( zǒu)进这个冷漠现实的世界( jiè)中,我们宁愿活在那个父( fù)母,帮助我们构建的那个( gè)充满善意,平等却不真实( shí)的世界中。所以我们和牛( niú)天赐一样,宁愿在自己的( de)世界里成为自己的主角( jiǎo),也不愿在别人的世界里( lǐ)当一个可悲的炮灰。我们( men)的教育只教会我们如何( hé)去学习知识,去获得毕业( yè)时薄薄的一张证书,却没( méi)有告诉过我们,原来人生( shēng)和世界有那么多不一样( yàng)的形态。《牛天赐传》被看作( zuò)是老舍创作风格日趋成( chéng)熟的标志,老舍用自己独( dú)特的“含泪的幽默”塑造了( le)一个中国家庭。无论是事( shì)故圆滑,却又饱含善意的( de)牛老者,还是自私强硬却( què)又心软的牛老太太,都是( shì)市民阶层善意又市侩的( de)小人物。老舍不仅给我们( men)展示了一个在中国家庭( tíng)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二( èr)十年,也同样让我们在含( hán)泪的幽默中感同身受了( le)这个孩子二十年中收到( dào)的恶意与善意。让我们也( yě)一同融入到了北京城中( zhōng)的烟火气里。
22.90K
0月前